【書評】你沒學到的巴菲特 股神默默在做的事

--

【書評】你沒學到的巴菲特 股神默默在做的事<闕又上>

作者闕又上在美國路透社被譽為「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」,金融海嘯後截至2015年底,他操盤的基金年均複利為18.54%,勝過標普500的14.81%!作者透過長年觀察巴菲特的投資佈局,結合理論與實證,證明資產配置是進可攻、退可守的最佳成功策略,且適用多數投資人。以下我會簡單列出幾個我認為對自己在投資理財上有幫助住的立論。

推薦指數:7.5/10

Key Takeaway:
1.
資產配置是在投資理財中很重要的關鍵,可以降低風險、提高報酬。只要有效管理風險,就能走得遠,而時間就是投資最好的朋友。
2.公債並非沒有風險,
需要將「利率」、「到期時間」一起評估。一般來說長期債券風險更大。房地產和股票呈現負相關,也是很好和股票搭配的資產配置。
3. 年底做資產配置再平衡,讓獲利或虧損都不影響自己的財務目標與方向。

成功投資者看重價值

  1. 風險是受傷的可能性,風險會隨著企業內涵雃價值改變,而非隨著股價移動。企業內含價值,簡單說來就是企業獲利的本質和能力,如果個本質和體質沒有改變,那麼價格的下跌是遠離風險,不是靠近風險。
  2. 財務傷害是因為錯判企業「未來的獲利能力」。
  3. 巴菲特投資期原則上都相當長,多數投資者無法類比。

有鑒於上面三點,股價的波動對巴菲特而言並非風險。巴菲特認為,只要最終可以收回,中間的過程可以忽略不計。

若你不能接受價格50%的下跌,就不要近來股市攪局。

負相關資產是投資的安全閥

在資產配置中,要避免正相關的配置——因為兩個資產彼此方向一致,齊漲齊跌的結果就是不能互補。而負相關的資產則是會一漲一跌形成互補,降低波動度。

根據統計,大型股與小型股這兩種資產,往同一個方向移動(漲跌)的相關性高達78%,呈正相關。而公債和大型股同步移動只有24%的相關性,這兩種資產的正相關度較低,能局部分散風險。而公債與商品之間,同步移動的比例為-14%,這種負相關就是一個理想的資產配置。

時間是投資之友

隨著時間推移,風險會被平緩化。

  1. 小型股的投資報酬最高,波動度也最大,大型股次之
  2. 隨著時間推移,股票持有10年虧損的機率大幅下降,而公債只要持有5年,虧損機率也很小。

相同風險下,資產組合影響報酬高低

下圖有4條效率前緣曲線。第一條最接近西北方,為第一曲線,代表0.5負相關的效率前緣。第二條線為沒有相關性的效率前緣。第三條線為0.5正相關的效率前緣,第四條線為1.0正相關的效率前緣。在第一條曲線從任何一個標準差的一點(如A點),往下垂直畫下來,碰觸到的各點風險相同,效率不同。

以投資報酬優劣來看,A>B>C>D,也就是說負相關資產的效率前緣報酬優於正相關的效率前緣。

然而,並非只要有效率前緣就能打造最佳組合。各種資產的相關係數步婈在變動,計算時用的都是過去數字,不同的股災型態,或經濟發展狀態是處在谷底、復甦、高峰還是衰退,都會產生不同資產的相關係數變動。雖然無法預知未來,但抓住大方向就對了。

破解公債迷思

  1. 公債是穩賺不賠的投資
    公債的報酬來自兩部分-1)當時載明的利率 2)本金。但利率是會波動的,且市場利率和公債價格成反向關係。(意即,當市場利率上漲,債券價格則會下跌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新的公債的利率會比舊的公債高,當你想要賣出舊的公債就需要折價)
  2. 公債的報酬低於股票
    還是要看期間。在1982–2011年終,公債年報酬率達11.1%,完全不輸股票。
  3. 公債價格波動較溫和
    「利率」和「到期時間長短」
    ,對債券有深遠的影響。基本上來說,短期公債會較長期公債風險更低。當利率調升,應持有短期公債;當利率調降,長期公債獲利驚人。

房地產投資

Photo by Naomi Ellsworth on Unsplash

房地產的優勢

  1. 價格下跌,也沒有斷頭危機
    同樣使用財務槓桿,房貸比股票融資更安全。股票有可能斷頭,但房產沒有這樣的顧慮,你不會因為房產跌價而驚慌賣出。
  2. 借貸成本相對低廉
    房產的借貸成本,是所有財物商品中最低的。
  3. 與股市負相關,資產配置要角
    過去80年來,REIT每年收益約6~7%,資本利得報酬不高,主要來自於租金收益。然而下圖顯示,股票和公債的投資組合,在加入房地產和商品這兩種投資後,效率前緣會往西北方向移動,達到投資報酬增加、風險下降的效果。

股債混合,年底資產再平衡

每一年做一次調整,把兩種資產年底時帳戶混合加總之後的金額除以2,然後調整成原先股票、公債的比重。這種平衡的動作每年重複,讓獲利或虧損的資產,都要回到原先設定的比例方向,除非風險承受度有改變或財務目標有調整。這樣做,有幾個優點:

  1. 紀律性高的逢高減碼
    若公債獲利,能將公債賺的錢轉移到股票,等於逢低補進,等到股市觸底反彈,就可發生極具效力的效果。
  2. 去除貪與怕的情緒
  3. 不要預測糕點低點
  4. 維持進可攻退可守

若對此本書有興趣的話,可以<點此購買>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