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評】教練 價值兆元的管理課

--

【書評】教練 價值兆元的管理課<Eric Schmidt/Jonathan Rosenberg/Alan Eagle>

比爾・坎貝爾(Bill Campbell),從蘋果到谷歌都踢他的。他是賈伯斯的商業教練,也曾經拯救貝佐斯走出逆境,並從零培訓谷歌創辦人。

要成為優秀個管理者,你要知道怎麼當個教練。當你的職位越來越高,你的成功將愈取決於你能否讓他人取得成功。而這也就是教練的職責。教練可以讓人看見自己的盲點;讓人學會自己負責、想辦法解決遇到的難題。

許多在市面上闡述領導力議題的書籍總是特別生硬,也容易讓人備感壓力——好像身為領導者就必須十項全能。但《教練》一書透過比爾實際的coaching例子讓人理解到何謂好的教練,以及教練如何讓公司中各個崗位的人發揮更強大的力量,帶領公司走向成功。

推薦指數:8/10

Key Takeaway:
1. 帶人要帶心,教練會建立起團隊成員間彼此的
信任感,打造好的社群,進而讓團隊有能力不斷自我提升。
2. 好的領導者,不會直接告訴你該做什麼,
而是在聆聽時不斷提問,讓你弄清楚真正重要的是什麼,以解決問題。
3.
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,替這個難題定義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「第一原理」,也就構成公司或產品的基礎、不會改變的事實。然後,依據這個原理來引導大家作出明智決定。(回歸本質)

管理的黃金法則

頭銜使你成為管理者,部屬使你成為領導人

會管理、懂決策才是真領導

經理人的權威,來自部屬、同儕與長官的信任。權威不是來自權威式管理,人們不僅會因為權威式管理風格感到惱火,還有可能因而離職。

比爾每週的教練時間,討論的最重要項目就是管理,包含如何營運以及戰術制定。會問的問題包含:
目前的危機是什麼?能以多快的速度解決問題?解聘人才的進度如何?如何更高效地培養團隊戰力?員工會議是否有效率地進行?是不是每個人都提出看法?人員說了什麼,又沒說什麼?

支持、尊重、信任,助人成功與成長

人才是任何公司成功的基礎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,就是協助部屬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,並從過程中有所成長。

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

管理者的第一要務,就是確保自己帶領的人既成功又幸福。

支持:提供成功所需的工具、資訊、訓練、指導,不斷想辦法培養團隊成員的技能。
尊重:了解團隊成員各自的職涯目標,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。協助他們達成職涯目標,同時顧及公司的需求。
信任:放手讓人去做事與下決定。你知道他們想要拿出好表現,也相信他們會做到。

好的教練晚上睡不著,滿腦子想著如何讓你變得更強。他們致力於打造讓你可以不斷提升自我的環境。教練就像偉大藝術家,讓每一筆都落在最正確的地方,他們用心刻畫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多數人不會花太多時間思考如何幫助別人變得更好,但那正是教練的職責。

打破僵局、促成決議、付諸實行的決策SOP

Photo by James Pond on Unsplash

永遠尋求最好的點子,而不是有共識的爛點子。

許多研究也證實,以達成共識為目標,只會導致團體迷思與較差的決策。比爾認為,得出最佳點子的方法,就是公開表達所有意見和想法,然後大家一討論。大家要坦誠把問題說出來,並確保人們有機會表達真實意見,特別是反對意見。

為了讓大家都發表意見,比爾經常在會前找大家單獨面談,以了解每個人的想法,這也能讓團隊成員在會議上發言做到有備而來。

如果團隊運轉良好,凡事都能以公司第一而非自我第一來思考,那麼爭論平息後,就有可能出現最好的點子。2016年有一項研究顯示,當人們把討論當作辯論而非爭執時,參與者更有可能分享資訊,因為他們認為,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會更容易接受不同意見。

管理者的工作是執行決策流程,確保各方觀點都被聽到與納入考量。必要的時候,管理者得打破僵局,做出決定。

依據第一原理來領導團隊

在任何情境下,總有一些不變的真理是每個人都能認同的。這些真理就叫做「第一原理」(first principle)。

第一原理是矽谷流行的詞彙與概念,每間公司都會有個第一原理,亦即每個人都接受的首要原則與不變的真理。通常會爭論不同的看法,但不會去爭論原理。面對困難的抉擇時,領導者的工作就是重申第一原理的重要,提醒每個人,然後促成決議。

當你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,替這個難題定義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「第一原理」,也就構成公司或產品的基礎、不會改變的事實。然後,依據這個原理來引導大家作出明智決定。

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石

最強團隊,成員心理安全感也最強

營造信任感的六個關鍵

比爾最珍視的價值就是信任,他認為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礎。

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信任的含義:
1.)信守諾言:如果你承諾會做,那就要做到。2.)忠誠:對彼此忠誠。3.)正直。4.)能力:意味著相信一個人有才華、有技巧、有能力和肯努力完成他承諾的事。5.)保密。6.) 勇於提出不同看法。

可以意見不合,但不可以有敵意

團隊間常有任務衝突(task conflic)和關係衝突(relationship conflict)。任務衝突是如何完成任務有關的摩擦,因為團隊成員對工作內容與目標達成方法有不同意見而引發的。而關係衝突是與情緒有關的摩擦,因感受到人際關係的不相容與不協調所產生的負面情感反應。

任務衝突對團隊有積極的影響,可透過有益的辯論達成更好的決策,也是引導團隊做出最佳決定的關鍵。但當然也可能引發激烈情緒,使任務衝突升高至關係衝突,造成人員士氣低落或糟糕的決策。研究建議,人員之間必須先建立互信。有互信的基礎的團隊依舊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,但當見解不同時,較不會出現情緒上的敵意。

最佳團隊擁有最強的心理安全感,而安全感源於成員之間的信任。

全方位聆聽

把注意力放在面前的人,仔細聆聽,接著猜開始討論,要達到真正有效的溝通,專注、聆聽、對話,是有先後順序的——學界稱之為「積極聆聽」(active listening)。

優秀的聆聽者,能不時提出問題,找出隱藏涵義與洞見。

比爾永遠不會命令下面的人該怎麼做,他會一次又一次的提問,讓下屬弄清楚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。

領導者應該提問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接著認真聆聽回應。這種真心請教的溝通形式奏效的原因,是因為激發跟隨者的三種認知:
1.)效能感(competence):感到被挑戰,然後試圖戰勝
2.)歸屬感(relatedness):同舟共濟的感覺
3.)自主感(autonomy):自己能掌控局面,同時有選擇權。

實話實說

比爾永遠說真話,不怕得罪人。在給別人反饋意見時要保持誠實,說真心話,即便是向人傳達有關他們工作表現的壞消息,你也能透過坦率的回饋而得到尊重與忠誠。

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所謂的好主管就是「能在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同時,讓人感受到你的關心」

提供坦率回饋的另一關鍵是不要拖延。許多管理者會等到績效檢討時才提出建議,但通常為時已晚。對事不對人,講完後永遠微笑,以消除不愉快。

但當批評太尖銳時,記得單獨找對方談一談,永遠不要公開的給人難堪。

別把你的意見應塞進別人耳裡

比爾覺得,不要告訴別人他們該做什麼,應該說個故事,讓他們自己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。

不隨和的給予者(disagreeable giver):給予支持,也要求對方拿出好表現。設下很高的標準與期待,但也要給予必要的鼓勵,讓對方有動力採取行動,是一種嚴厲的愛。不隨和的給予者表面上嚴格,不近人情,心中卻替他人的最佳利益著想。

優質團隊會戰勝一切

不論是在商場或體育界,如果一個人不在意功勞落到誰頭上,那他更有可能達成超凡的成就。

Photo by Javier Allegue Barros on Unsplash

解決問題或遇到機會的第一步

比爾面對問題時,不直接從問題著手,而是從團隊開始;不急著分析問題本身,而是討論團隊成員是否有能力解決問題。

管理者傾向關注眼前的問題:現況如何?有什麼問題?我們有哪些選項?
但比爾卻用更根本的方式領導團隊:誰負責解決這個問題?我們有適合的人解決問題嗎?他們是否擁有解決問題所需的資源?

先解決團隊問題,其他問題自然有解。

當面臨問題或新機會時,首先要確保有一個適合的團隊,而且這個團隊有足夠的資源且正努力處理個問題或機會。

四個條件,找到對的人

1.)聰明:不一定是學業成績好,而是能夠在不同領域快速學習並展開工作,同時在該領域建立人脈——延伸類推(far analogies)能力
2.)努力工作
3.)正直可靠
4.)具備恆毅力:在被擊倒後,有熱情與毅力站起來再次

解決刻意被忽視的棘手問題

問題明擺在大家眼前,每個人卻裝沒看見,這種被集體刻意忽視的棘手問題常稱為「房間裡的大象」。比爾會明確提出問題,強迫所有人都關注他。

負面情緒也是需要被處理的問題。當出現負面情緒時,讓大家把問題講出來,並針對問題加以解決,不要讓怒火越燒越旺,以致大家陷在負面情緒裡太久。

越是危急時刻,要保持冷靜,做有建設性的事,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上。

研究顯示,積極正向的領導者會讓解決問題變得更容易。

社群的力量

當人們彼此相識之後,一個地方就會變強大

Photo by Vonecia Carswell on Unsplash

想要關心別人,你得先懂的關心人。問問他們在工作以外的生活,了解他們的家人。在別人有難時,伸出援手去幫忙。

無論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都可以建立社群,當社群中的成員彼此有深厚連結時,這個社群將變得非常強大。

若對此書有興趣,可以點此購買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